菲華商聯總會訊:位於洛斯班紐斯的國際水稻研究所(IRRI)上月二十八日舉行『在亞洲發展雜交水稻』的國際議。到會者有菲國政要,農部官員,農科高級專家,長期在國際水稻研究所工作的水稻專家,更有來自亞洲多國的生物學家,還有本國早期就致力於種植雜交稻並取得優異成績的農民。本會副理事長林育慶博士獲邀參會,並攜其SL種籽公司的優異成績在大會上作主旨講話,向專家講述菲國發展雜交稻的經驗和美景,激勵科學界同工,而獲得一片讚譽。
林育慶博士以實際成績向世人證實了一個真理:『菲國糧食不久就能自給自足』。他說,SL公司為研發新品種巳有很好成績和經驗,創出多個高產優質品牌;在政府經濟補助政策下,帶動農民參與雜交稻種植,不斷擴大隊伍,糧食產量早巳超出三至四公噸。目前種植面積五十萬公頃,所增產的糧食又比去年增加,可供一百萬人食用。在未來的三年到五年內,公司要推動全國種植量達到兩百萬公頃,糧產就能遞增大增。
他還說,人口增加和氣候變化是造成糧食緊張的世界趨勢,但推廣雜交水稻就可以對抗這種劣勢;菲國事實巳證明,只要國人努力,『菲國糧食不久就能自給自足』;足為亞洲各國明鑒!